找到相关内容698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识学存在论及若干难题评析

    ;),第六意识能认识自己和他人、身心内外、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,第七以第八的见分为认识对象而生起我执,这就是唯识学所说的诸识“行相各异”,由此而说“八非一&...,与见分同种,即都由自证分种子生起。而五第七的相分,都有独立种子。因为五识缘五境,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,五境和第八都是实法,故五识相分和第七识相分也都由自种生起。   见相不同种理论,又深化了...

    林国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257979.html
  • 识蕴

    则唯第八名心,第七名意,前六名,如《成唯识论》第五卷说:“集起名心,思量名意,了别名,是三差别;如是三义,虽通八,而随胜显。第八名心,集诸法种,起诸法故;第七名意,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:余六名...六意识,七末那,八阿赖耶识。眼等六,都是从所依的根得名眼识,乃至得名意识。第七末那,译言为意,是思量义,因为这恒与我痴、我见、我慢、我爱四惑相应,思量第八见分为自内我,所以得名末那,是从相应立号。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二)

    思量计度为“”,(3)聚集生起为“”。“了别”是属于“前六”,“思量”是属于“第七”,“集起”是属于“第八”。唯识主张“因缘生法”,“种子变现”,实不同其他之唯心论所说,兹先举近代几位心理学家...释见王所问题中)。  (2)第七末那之第二能变相,此念念思量第八为我,以恒审思量为相(末那名,释见王所问题中)。  (3)第六,与眼耳鼻舌身五之第三能变相,此六缘外色声等境,及过去未来法尘最强,以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870436.html
  • 唯识别说

    尾巴,转不出来。   (四)第六是下手处   阿赖耶识虽然是唯识的主角,但它是无善无恶的。作取舍而驱动人的,还是以第六为主。第六与前五识俱起产生分别,薰染第七第七识再薰第八,所以转识成智...的混杂抽样,所以唯识称之为“比量的世界”,亦即它所认同的种种与事实间是有距离的。如此的“消息不正确人物”,告诉第七与第八的资讯是大有问题的,可是第七、...

    杨云唐

    空性|唯识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23409431.html
  • 唯识别说

     (四)第六是下手处   阿赖耶识虽然是唯识的主角,但它是无善无恶的。作取舍而驱动人的,还是以第六为主。第六与前五识俱起产生分别,薰染第七第七识再薰第八,所以转识成智的下手处在第六。...称之为“比量的世界”,亦即它所认同的种种与事实间是有距离的。如此的“消息不正确人物”,告诉第七与第八的资讯是大有问题的,可是第七、第八却没能力分辨或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943597.html
  •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

    三,谓异熟、思量,及了别境识”。这就是说,能变现一切的“”唯有“三种”,即“异熟”、“思量”和“了别境”,也就是第八第七和前六,即谓之三类八。   下就三类八,即“初能变(第八)、“二能变”(第七)、“三能变”(前六)的具体内容加以略述。在三类八中,具有决定意义的是“初能变”即“阿赖耶识”。《成唯识论》说:“初阿赖耶识,异熟,一切种。”这即是说,“初能变...

    田文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569538.html
  • 《八规矩颂》浅解

    质。即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及心所,第七单缘第八之见分皆属之。(2)似带质。以心缘色,名似带质。谓带彼相起,有似彼质,如依经作观所现之境。三、独影境,乃独头意识所现之境。 后二句是说六与五十一心所法...为非。八大遍行别境慧,贪痴我见慢相随。” 这四句是颂七的境量和心所。前二句是说第七所缘,乃托第八之见分,以为本质,是为真带质。什么是真带质?以心缘心名真带质。就是以此七识缘第八识见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858264.html
  • 转识成智——成佛必备的智慧

    发起初心欢喜地,俱生犹自现缠眠;   远行地后纯无漏,观察圆明照大千。   以第九颂说明第七的转智:   极喜初心平等性,无功用行我恒摧;   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。   以第...”虽然已经伏住不起作用,但“俱生我执”还是眠伏在第八里面,一直要到第七地“远行地”之后,俱生我执的现行与种子才完全断绝。这是因为七地以前,虽以得到根本智而能证入无漏的境地,但有漏的习气种子仍须地地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2866207.html
  • 一切唯心,万法唯识

    可以通称为心、意、、了,然而以功能之殊胜来看,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够积集诸法种子,生起诸法,名之为心。 第七末那能够恒审思量,执著自我,名之为意。前六能够了别各别粗显之境,名之为。唯识深义,是用...‘我爱执藏’,这是因为第七误认第八为自我,对于自我妄生贪爱,执著不舍,这称为‘我爱执’。这时第七是能执,第八是所执。第八有许多异名,譬如叫种子。因为此含藏万法种子,能生起万法,故称种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159876.html
  • 净影八识义述

    唯妄心所起?从无发挥。其为说也模糊暧昧,无证无验,难可把握。转不如读经之明快。这是第二个特点。  慧远所谓第七阿陀那,即包括新唯识之所谓阿赖耶识与末那,阿陀那本为第八之异名,译云执持。真谛译转识论,已以之为第七异名。不过慧远把第七当作妄心,为一切妄法所依起处。同时具有一切净法功德之真心又为妄心作依。可谓之双重的唯识。他所以如此,乃受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影响。他还能把真开作多少,把妄开作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0442688.html